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独生子女,自小便是家中的“独宠”。随着时光流逝,父母年过花甲、渐入古稀,独生子女的压力日渐凸显。在豆瓣有一个“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交流”小组,里面有八万多个独生子女正在抱团互助、惺惺相惜。无数人发帖求助,期盼着能在评论区分享经验、支招解答。当然,也有人只是单纯想宣泄情绪、释放压力,渴望寻求共鸣与心理上的一丝安慰。(2月16日 中国新闻网)
独生子女身上的养老痛点,是当今社会十分普遍又亟待解决的问题,直接关乎数以亿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其原因在于我国从1980年到2020年,独生子女数量已超过了1.8亿,他们背负着3亿多老人赡养与照料的义务,如若独生子女之间结为夫妻,则要面对四个老人的养老难题。当代大部分年轻人着承担各种各样的压力,出现各种各样的焦虑。婚育焦虑、就业焦虑、还贷焦虑、养育焦虑……“独一代”如今再叠加父母的养老焦虑,可能诱发社会性矛盾和心理疾病,应该引起重视,找到走出困境的方向。
如今“独一代”普遍面临四大养老痛点。一是照料难题,包括对父母的日常护理和病中照护,“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交流”小组里,“不知道”“怎么办”“如何”等字眼深深地透露出求助者的无力。二是四老赡养,“双独”子女在四位老人、孩子与工作之间来回奔波,如遇老人大病需要长期照料,更是身心疲惫、不堪重负。此外,还有异国养老和反向教育的痛点,前者因时空限制让养老问题变得更加艰难,派生出亲情与责任、前途与梦想之间的种种纠葛;后者则在与父母角色转换,老人变成“老顽童”后,出现难以共情的“代沟”,影响彼此的关系融洽。
综上不难看出,年轻人面对养老,特别是“独一代”面对的养老,到了一个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时候。当下,重要的是抓紧三个层面。首先,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,通过新建、改造、租赁等方式,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,着力发展街道(乡镇)、城乡社区两级养老服务网络;其次,完善老人健康支撑体系,让“长寿不健康”的普遍存在得以改善,积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,建立医养结合工作沟通协调机制;最后,拓宽养老服务渠道,医养结合解决养老院床位不足问题,让更多老年人能够接受比较专业的医疗照护与健康监测,同时让更多家政服务项目进入保险产品,一旦保单生效,老人就可享受附带的家政服务。
人生是条单行道,每个人都有老去的时候。今天老人的生存状态,是年轻人明天生存状态的折射。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,理应成为当下的积极行动,多方合力,用更加有效、更为实用的举措,排除“独一代”肩负的养老痛点,化解他们心中的急难愁盼。相信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,独生子女的养老问题能够得到缓解。(雷钟哲)